近年來,由於氣候連續乾旱,降水少,加上常年抽取地下水灌溉農田,漳浦縣沿海鄉鎮部分土壤出現鹽鹼化。為充分利用土地資源,去年以來,漳浦縣農業農村局引進冰菜和小番茄在舊鎮鎮獅頭村鹽鹼地試驗種植,有效緩解了土壤鹽鹼化。
幾年前,獅頭村種植戶陳毅清的500畝家庭農場因為土地鹽鹼化,種啥啥不行,頗為苦惱。去年,漳浦縣農業農村局把這500畝鹽鹼地列為試驗地,開展了以小番茄和冰菜等耐鹽作物品種應用為主要措施的生物改良利用鹽鹼地技術研究和應用,改良鹽鹼地特性,有效解決鹽鹼化問題。

“經過鹽鹼地試驗改良後,冰菜和小番茄長勢都很不錯。”種植戶陳毅清指著自家的農場,喜悅之情溢於言表。原來前段時間他剛剛收穫了冰菜,今年200多畝的小番茄也迎來了豐收,產品主要銷往瀋陽、重慶、廣州等大中城市,每天用工達120人。
小番茄是一種比較常見的耐鹽作物,然而冰菜卻是當地一種新興的綠色蔬菜。據漳浦縣農業農村局種植業與種業管理股(農藥管理股)股長陳俊傑介紹,冰菜在生長過程中,可從土壤中吸收大量鹽分,逐漸實現土壤脫鹽。據測算,1畝冰菜平均每年可吸收鹽分200公斤,是改良鹽鹼地的理想作物。而且冰菜口感好,市場較為空白,效益不錯,鹽鹼地種植冰菜既有效解決鹽鹼化問題,又增加了農民收入。
談及此次鹽鹼地實驗項目的成功原理,漳浦縣農業農村局種植業與種業管理股(農藥管理股)股長陳俊傑表示原因主要有三:首先它選用漳州市推廣的優新品種栽培,如千禧小番茄、黃金瓏等,其次土壤補足了有機肥和中微量元素肥料,加上原有的鹽鹼性,生產的果實風味更佳,最後是應用了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減少農藥使用,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
昔日的鹽鹼地經過改良後,不僅有顏值,更有了產值。據透露,今年四月初,漳浦縣還將在濱海鹽鹼地試驗種植海水稻,持續推進鹽鹼地特色農業發展,探索出一條“鹽鹼地+”生態治理的新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