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感冒怎麼防?呼吸科專家來支招

□通訊員 馮瑤

近日,天氣忽冷忽熱,免疫力、抵抗力低的人就扛不住了,不少人出現咽喉疼痛、發熱、咳嗽、鼻塞、流涕、渾身乏力等感冒症狀,到醫院就診的患者也隨之增多。近期感冒有哪些特徵?是不是所有感冒都需要服藥?哪些人是易感人群?怎樣防治?呼吸科專家來支招。

氣溫起伏病毒“乘虛而入”

氣溫起起落落,不少市民出現了感冒症狀。“有的患者一開始惡寒、怕冷、渾身痠痛、頭痛、鼻塞、流涕,緊接著出現咽喉疼痛、發熱、乏力、食慾下降、咳嗽、痰多等,血象檢查單核細胞高,中性粒細胞低。”省中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中醫師孫子凱表示,有不少患者是因為氣溫起伏導致,也有不少人因受溫度影響加上免疫力有所降低,易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而致,“身邊有些有感冒症狀的娃娃,就是如此。”

什麼是呼吸道合胞病毒?“這是一種常見的呼吸道病毒,各年齡段人群均可感染,但高危人群主要集中在兒童、老年人和免疫功能低下人群。”省疾控中心急性傳染病防制所主任醫師艾靜表示,“感染後潛伏期通常為2-8天,臨床表現以呼吸道感染症狀為主,早期感染大部分侷限於上呼吸道,臨床表現如鼻塞、流涕、咳嗽和聲音嘶啞等。”

艾靜提醒,患者大多數症狀會在1-2周內自行消失,少部分可發展為下呼吸道感染,主要表現為毛細支氣管炎或肺炎,臨床症狀包括咳嗽、喘息,“患者要注意自我觀察,並對症治療。”

五類易感人群要提高警惕

“氣溫的起伏,所有人都要注意增減衣服,但有幾類易感人群尤其要提高警惕。”孫子凱提醒。

嬰幼少兒首當其衝。“由於孩子對各類病毒缺乏免疫能力,機體防禦功能尚未發育完善,嬰幼兒患感冒後極易合併支氣管肺炎、喉炎、中耳炎、扁桃體炎等病症。而學習緊張、身心疲憊,人體免疫力下降,感冒病毒更容易乘虛而入。”孫子凱表示,老年人此時也尤其要注意,“人到老年由於機體免疫功能和呼吸道防禦功能減退,不僅容易患感冒,而且感冒後病程大多較長,易反覆發作,可引起肺炎,也易併發支氣管炎、中耳炎、腎炎、心肌炎及敗血症等嚴重疾病。”

此外,體質虛弱的女性、熬夜疲勞人群也易感。“婦女因生理特徵和在特殊的生理週期,導致體質相對虛弱。尤其在孕期、哺乳期、更年期,機體免疫力低下。”孫子凱解釋,“經常熬夜的人,加上平時缺乏鍛鍊,身體素質和鍛鍊時相比自然會有下降,疲勞過度等,也容易傳染上感冒。”

夏季心腦血管疾病高發,孫子凱強調,近期有心臟病及慢性呼吸道基礎疾病的人也要有所防護:“心臟病患者也要預防感冒,因為它也是心肌梗死發作的誘因。感冒首先侵犯並損害的就是上呼吸道黏膜,慢性呼吸道疾病病人本來脆弱的呼吸道和肺部由於感冒病毒的侵入而受到更嚴重的侵害。”

積極治療也要注意防護

那麼針對近期高發的感冒,該如何防治?

“近期急性呼吸道感染臨床上大多屬於病毒感染。病毒為中醫理論中的癘氣,最易傷人正氣,忽冷忽熱氣候失常、夏應熱而反冷時外邪亦易侵入人體而發病,以外寒內熱、風熱等證候最為多見,治療應辨證論治,急則治標,如發熱、頭痛、肢體痠痛、咽喉疼痛、咳嗽、黃痰等,應疏風宣肺清熱解毒化痰,可服用中藥湯劑。中病即止,以防苦寒之品傷胃,對於年老體弱者,同時兼顧脾胃,適當補氣陰。”孫子凱介紹,“緩則治本,發熱已退、咳嗽未已、疲勞乏力、汗多、納谷不馨者,應扶正祛邪、益氣養陰潤肺、健脾和胃化溼、清熱化痰。”

在預防上,孫子凱提醒要注意做好四點。“首先要注意避免著涼、受寒,適時增減衣服,勞逸結合,避免加班、勞累、酗酒、吸菸,避免精神壓力過大,調節自己的情緒,及時緩解壓力,保持愉悅的心情。因精神過度緊張,會導致身體各方面失調,從而引起感冒。”孫子凱提醒,“其次,要加強營養,注意飲食清淡,多吃高蛋白飲食,少吃生冷辛辣刺激的食物,多吃一些新鮮的蔬菜和水果。”

此外,孫子凱建議,增強身體素質的鍛鍊,加強耐寒鍛鍊,“比如跑步、快走,老年人可練八段錦、打太極拳、散步等,提高抗病能力。”最後孫子凱提醒市民,近期儘量少到人多聚集的地方,“做到勤洗手,注意個人衛生。”

(金陵晚報)

赞助: 代写essay 网课代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