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民航客運市場復甦勢頭良好,還應做好“兩個準備”

新京報貝殼財經訊(記者王真真)隨著“新十條”等一系列防疫措施的優化調整,帶來的一系列市場反應,令航空市場信心明顯大增。12月14日,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獲悉,以吉祥航空、春秋航空等代表的多家航司表示將進一步加大國內航班運力投放以滿足出行需求。

中國民航大學航空經濟研究所所長李曉津認為,系列利好政策一方面在需求側,增強了旅客、貨主的信心;另一方面在供給側,撤掉了阻礙民航出行的諸多限制,有力引導航企、機場、空管及其他保障單位做好復工復產相關準備。

在多重利好因素的推動下,李曉津認為,民航尤其是民航客運市場已經走出“陰霾”,但要完全恢復到疫情前水平,還要“兩個適應”。第一個是“經濟適應”,即民航不可能完全脫離經濟發展整體態勢,隨著經濟逐漸走穩走好走強,民航才有希望恢復到疫情前水平。第二個是“防疫適應”,根據公開信息,包括民航在內的各行各業需要適應防疫形勢變化,在此階段,民航出行人數不會增加很多,部分航線可能還會減少。

對於航班恢復走勢,航班管家數據顯示,從部分國家航班恢復率和防疫政策時間分佈上看,放寬疫情管控之後,初期航班量迅速增長,到達一個峰值之後迅速回落,呈現“倒U型”;中期線性恢復或局部震盪;後期趨於穩定,恢復率達到一個穩定值,穩定在疫情前八成上下。雖然其他國家的民航恢復曲線不一定契合我國民航,但仍具有一定的參考性。防疫“新十條”發佈後,可以看到航班量有大幅度增長,隨著春運的到來,將進一步加速市場恢復。

此外,李曉津表示,雖然目前航空市場復甦勢頭良好,但還應注意做好“兩個準備”。一個是“安全準備”,長期大面積停飛對民航工作人員專業能力挑戰極大,應積極準備,杜絕各種安全隱患。另外一個是“服務準備”, 包括空中和地面服務設施、人員和流程方面的調整,結合新形勢,推出適合的新產品。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注意到,隨著防疫“新十條”的發佈、元旦假期和春運即將到來,航司們推出多種優惠產品,其中,春秋航空針對春運、海島、滑雪等航線的共計24萬張特價機票開放銷售。服務方面,東航表示,目前其在上海虹橋、浦東機場的東航值機島已全部開放,現場自助值機設備、東航微信小程序等線上平臺已全面開放辦理功能。

編輯 李錚

校對 柳寶慶

赞助: 代写essay 网课代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