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首次!大範圍壞天氣或在南方出現,權威預報:局部大暴雨

這兩天,冷空氣和雨雪天氣的發展,讓很多人體會到了“倒春寒”的威力——在剛剛過去的兩天裡,河南多地出現大到暴雪,局部大暴雪和特大暴雪,為3月曆史少見的激烈“桃花雪”。 而在南方,暖溼氣流和冷空氣激烈對撞,掀起了大範圍的降雨。 從降水量監測圖上可見,最近5天(3月14日-3月18日),我國黃河以南地區出現了大範圍雨雪區,以河南和長江中游為兩個主要降水區。

一、大範圍降雨已緩解乾旱

實際上,今天我國中東部的雨雪天氣已經減弱,而南方正處在新一輪大範圍降雨的醞釀階段。監測數據顯示,3月17日-3月18日,中到大雨再次在湖南、貴州、重慶、湖北多地出現。

春季是我國南方地區降水增多的季節,也是冷暖氣流交匯頻繁的季節。但在這樣一個季節裡,我國多地卻一度遭遇了持續的乾燥、少雨天氣困擾,讓原本應該逐漸變得潮溼的春季異常乾旱,在3月16日大範圍雨雪發展起來前,我國中東部中度-重度氣象乾旱的地方已經迅速擴大,甚至不少地方開始出現特旱。

在大範圍雨雪過後,我國中東部地區的氣象乾旱區顯然明顯縮小了不少,像是此次降水和欣的河南和長江中游,不少地方的氣象乾旱顯著減輕甚至轉為無旱,可見之前發展起來的降雨確實是一場及時雨。

二、暖溼氣流或醞釀壞天氣

毫無疑問,大範圍的雨雪天氣顯示出了我國中東部暖溼氣流正變得強盛起來——實際上,在剛剛過去的大範圍雨雪天氣中,暖溼氣流的威力也開始展現出來。3月16日晚,貴州出現大片的雷雨雲團,貴陽狂風暴雨,冰雹大作,密集讓道路猶如下雪,隨後武漢加入雷雨隊伍,雨量很快達到暴雨。如此強烈的對流,正是暖溼氣流實力的體現。

3月16日貴州貴陽的冰雹

春季是我國南方地區降水增多的季節,也是冷暖氣流交匯頻繁的季節。在這樣一個變化多端的氣候背景下,強對流天氣也會時常出現,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不便和影響。強對流天氣是指由於大氣不穩定而產生的一種劇烈而局部的降水過程,通常伴有雷電、冰雹、短時強降水、陣風等現象。強對流天氣需要滿足幾個條件:一是大量水汽供應,水汽是形成雲雨的基本物質,越多越有利於雲雨發展。二是大氣不穩定,大氣不穩定是指空氣受到擾動後能夠自由上升並繼續上升的狀態,越不穩定越有利於雲雨增長。三是觸發機制,觸發機制是指能夠激發空氣上升運動的外力因素,如地形、鋒面、低壓等。

超級計算機的預報中指出,3月下旬起,大量水汽還要再次大舉湧入南方地區,直吹入長江流域,將迎來2022年夏季以來降水量最大、持續時間最長的一場雨。由於此前長江流域乾旱已久,這次桃花汛利遠大於弊,是一次極為珍貴的補水抗旱好雨。出現大範圍降雨天氣的主要原因是冷暖氣流交匯,而隨著從海洋上吹來了大量暖溼水汽,並在長江流域與來自北方的冷空氣相遇相交,形成一個典型的“冷空氣+暖溼水汽”組合模式 ,也要激發出大範圍的強對流過程。

從超級計算機的預測上看,在春季這樣一個溫差梯度大、水汽含量高、抬升機制強的環境下,就容易產生強烈而持久的降水過程。特別是當冷空氣與暖溼水汽輻合層高於自由對流高度時,更易觸發對流——到3月22日凌晨,在長江中下游地區,大量強盛的雷雨雲團將發展起來,這將在湖南江西湖北安徽浙江多地激發出密集雷暴、大風、短時強降雨甚至局部冰雹等激烈天氣。從規模上看,這也會是我國今年以來首次大範圍強對流天氣。強對流天氣往往發生突然,局地性較強,讓人猝不及防,且由於能量釋放激烈,雷暴、激烈大風、冰雹等天氣具有一定危險性,這樣的大範圍強對流也會是壞天氣。

三、局部大暴雨

當然,隨著大範圍強對流展開,降雨也要迅速的在長江流域展開,中央氣象臺的降水量預報圖上可見,湖南湖北江西安徽四省將出現點狀或是塊狀的大到暴雨,局部更可達大暴雨級別。可見接下來,我國長江流域的天氣將變得更加激烈。

實際上,3月23日前後,隨著更為強大的冷空氣南下,江南雨帶也會逐漸南壓,跨過南嶺武夷山。中央氣象臺的預報上可見,3月24日前後,廣東也出現大到暴雨甚至局部大暴雨。這樣一來,廣東和福建,尤其是廣東,要先經歷乾熱高溫,再來大雨強對流。總的來說,接下來,我國南方地區激烈天氣模式即將啟動,顯示出春季天氣多變的強烈特徵。

#高溫##暴雨##天氣##冷空氣##強對流天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