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娛,欠他一個最佳男主角

張頌文又上熱搜了!

這次,人們關注的不再是他的演技,不是他飾演的角色,而是他本人的“聊天表情包”。

可以這麼說,最近一段時間,熱搜上、飯桌上、微信群裡,張頌文這三個字無處不在。

這正說明,張頌文火了,而且是國民級演員的存在。

作為新晉頂流,一般,明星都會忙到不可開交。

而張頌文接熱度的方式,堪稱“奇葩”!

他一有時間就泡在評論區,和網友們交流,“心機”頗深。

他會感謝劇迷們的誇讚。

會滿足劇迷們各式各樣的好奇心。

甚至,和網友們拋梗、玩梗。

而正是這平日裡發自內心的“寵粉”行動,

為張頌文得來了這個娛樂圈擠破頭都想上的熱搜榜

令人詫異的是,

如此巨大的流量襲來,張頌文卻能做到不浮誇、接地氣,

這種有演技、有實力、不矯情的演員直到46歲被大眾認識,可以說是我們的福氣,同時也是娛樂圈的悲哀。

其實在掃黑劇《狂飆》播出前,不少網友都感慨本是衝著張譯來看劇的,結果看到最後被張頌文圈粉了。

由於角色飾演得太過細膩逼真,甚至有觀眾開玩笑,說建議查查張頌文,他在劇裡的表現實在不像演的。

作為演員,這是對他最高的讚賞。

他值得一個最佳男演員。

01

5秒鐘鏡頭,演技超神

滿身魚腥味的菜市場魚販子應該怎麼演?

張頌文是下了功夫的。

他能夠嫻熟地撈魚,在案板上將魚開膛破肚。

由於開拍前早就和當地人進行了觀摩學習,所以劇中看見來人,他會做一個大多數魚販都會做的日常生活化動作

那就是直接從魚缸裡掬水洗手,再把水漬隨意蹭在不那麼幹淨的衣服上。

短短几個動作,一個在魚缸案板上討生活的魚販子形象,就變得鮮活立體

進派出所那場戲裡,被打得滿臉是血的張頌文就坐在被審訊的位置上。

他動作拘謹,眼神也因為長期處於底層顯得有些躲閃,整個人顯示出底層小人物的心酸

走上錯路的開始,張頌文飾演的高啟強內心掙扎。

於是張頌文坐在椅子上,藉著昏暗的燈光,流下了複雜的淚水

把高啟強的迷茫,絕望,自責等等情緒展現得淋漓盡致。

到了後期,高啟強完成了身份幾級跳,已經完全成為隻手遮天的黑道大佬。

於是在張頌文的身上,觀眾們又完全看不見從前魚販子那種底層小人物唯唯諾諾的特質了。

張頌文衣著華麗,髮型整潔,從眼神到神情完全是上位者的態度。

從言行到舉止都透著一股從底層爬上來,而且還要爬得更高,擋我者死的狠勁兒。

前後反差之大,讓人不寒而慄

在告別妻子的那場戲裡,張頌文淚水鼻涕橫流,

他把高啟強那一刻的痛苦演活了,失去妻子的迷茫和無助讓屏幕前的觀眾深有觸動。

這個5秒鐘的超神鏡頭,值得一看。

視頻加載中...

(點擊觀看原視頻)

失去弟弟的那場戲裡,張頌文眼含淚水,面對警察卻不得不強裝鎮定。

他踉蹌到碰倒凳子,自己摔倒,精神恍惚到分不清方向。

張頌文把高啟強迷茫、痛苦卻只能自己強撐的感覺演繹到了極致。

有人曾經截過不同時期的劇照放在一起對比。從中能夠很清楚的看到張頌文的眼神變化

最開始的他眼神清澈明亮,純粹真誠

中期的他眼神囂張乖戾,狠絕毒辣

後期的他眼神內斂,已經能夠看得出上了年紀的慈祥,和隱藏在慈祥背後的深不可測。

從仰視人、平視人、再到俯視人,僅僅三個眼神,張頌文就真真切切讓我們看到了高啟強的一生。

從最開始對人笑臉相迎,在底層卑微討生活、滿身魚腥味兒的窮酸魚販子

到後期隻手遮天、無視法律、俯瞰眾生、狠毒決絕的頂級大佬。

張頌文把“高啟強”這個角色演活了。

或者可以這麼說,劇本里的高啟強是張紙,雖然顏色鮮豔,但還不夠立體。

張頌文直接把這個角色從2D變成了3D,這張紙直接立了起來

怪不得觀眾喜歡高啟強,就是因為張頌文把這個角色演繹的太過細膩真實,戳中了觀眾的心窩子

於是“啟強語錄”開始瘋傳,甚至連網上高啟強同款的《孫子兵法》甚至都銷量飆升。

由此可見,張頌文對角色的演繹可以說是達到入木三分的地步。

而這樣的好演員,卻寂寂無聞了20年。

02

踽踽獨行數年,冷暖辛酸己知

在決定進入演藝圈、考入北電之前,他做過的工作不計其數。

服務員、印刷廠工人、空調安裝工、導遊,這些工作可能都為他後來的表演留下了很多的經驗和經歷。

在別人應該從北影畢業的年紀,張頌文才決定進入表演行業,最終順利考入了北京電影學院

不過因為入學時年紀太大,他經常會被同學們誤認為是老師,而不是學生

除了年紀大,張頌文的口音也不符合要求。

因為他是廣東人,學標準普通話有很大困難

最開始他在學校食堂買飯,食堂阿姨聽不懂他要什麼菜。

去找老師借工具,因為廣東話的詞彙和普通話的詞彙不一樣,在老師面前鬧過不少笑話。

直到老師對他說,如果你練不好普通話,也不用吃演員這碗飯了,直接退學。

張頌文這才意識到自己的普通話練習迫在眉睫。

為了練好普通話,他什麼方法都試過,甚至把小石子壓在舌頭底下,

每天躲在學院球場的角落裡練繞口令,風雨不改

最終功夫不負有心人,張頌文的普通話練得過關了。

他根本沒想到,當自己滿懷信心準備迎接高光時刻時,等待他的卻是十幾年無戲可拍的生涯。

在當時,北影還允許劇組在學生上課的時候挑選學生拍戲

即使張頌文的位置最能引起注意。

但每次等待他的,都是期盼之後的巨大失望

那個時候張頌文最期盼的事,就是有一天自己也能被劇組挑中出去演戲。

好不容易有一次,副導演把身為班長的他喊了出去。

當時張頌文整個人都是飄著的,他甚至“狂”到在想自己應該以一種什麼樣的姿態走出去

別的同學也為他加油,張頌文還故作姿態:“拍不了,拍不了,學業太忙了”,內心得意的不得了。

結果出去之後,人家只是讓身為班長的他聯繫組織他們看好的幾個同學,

拍戲?

完全沒有他的事兒

這句話猶如五雷轟頂,張頌文耳裡嗡嗡直響,

為了不讓同學們看出自己沒被選中,他硬是在外面待了好幾分鐘,假裝自己在和副導演溝通細節。

回去後,同學們都迫不及待問他什麼時候入劇組,

張頌文只能以自己時間排不開,接不了戲,矇混過關。

後來張頌文以北電專業第一畢業,很長一段時間內卻一直處於無戲可拍的境況。

他揹著揹包,挨個劇組送資料遞照片。

第1年他跑了300多個劇組,沒有一個要他,

相當於他每天都要被拒絕一次

由於自尊心受挫,第2年他跑劇組的數量減少到了200多個。

結果還是一樣

沒有任何劇組願意要他,哪怕是出演一個小角色。

三年的時間裡,他一共跑了七八百個劇組,被拒差不多800次。

他曾經被導演罵侏儒,因為作為一個男演員他的個子不夠高。

他曾被導演挑刺腦門大,說他這樣的人當不了演員。

在那十幾年裡,張頌文都處於無戲可拍的情況。

現在去搜張頌文的簡介,你都會發現以他出道的時間來看,作品還是少得可憐

他大多時候都是出演配角,但因為角色太小,所以你卻連角色名字都看不見

但幸好張頌文一直在堅持,最終他守得雲開見月明,

隱秘的角落》引起業內關注後,終於迎來了《狂飆》,迎來了屬於他的“花期”,最終大器晚成。


03

因為熱愛,所以堅持


如果問張頌文為什麼無戲可拍,還能夠堅持那麼長時間,他的回答一定是,因為熱愛

因為熱愛,所以可能都不覺得苦,因為自己樂在其中;

因為熱愛,所以堅持,所以一直認真刻苦、打磨自己。



張頌文第一次做“演員”,角色只是主角背後桌子上吃飯的客人。

說白了其實就是群演

但張頌文不這麼覺得,

他很高興,終於能有個角色演了。

他剋制不住要去問導演很多問題。

他問導演這個角色叫什麼、什麼性格、什麼工作、多大歲數

在張頌文看來,只有知道得足夠多,他才能把角色演繹得更好。

導演可不這麼認為,覺著這人有病,

一個群演,只是充當人肉背景板,要什麼角色經歷和故事呢?

但這就是張頌文的演繹方法。

他會不停地去了解,不停地去鑽研、揣摩。

這種瞭解包括一個角色穿什麼衣服、是什麼樣的性格、讀過什麼書、受過怎樣的教育……

曾經一個和張頌文合作過的導演回憶說,即使鏡頭離張頌文再遠,都能在他身上看見對於角色的刻畫

張頌文就是這樣一直堅持自己的做法,經歷過眾多角色,最終迎來了屬於自己的“高啟強”。

他對於表演的熱愛、堅持以及認真成就了他。

但如果你去翻他的微博,你會發現他不僅熱愛表演,而且熱愛生活

他的博文讓人不太看得出來他是一個演員。

他會說到自己在橫店拍戲的趣事,比如窗戶有聲音是因為外面有松鼠,大家沒事會給它們投食


還會和大家分享自己看見的製作米粉的過程,以及自己拍攝地點的彩色玻璃很好看。

諸如此類,數不勝數。

很容易發現張頌文很善於發現生活中點滴的小美好。

他的文字真誠、樸實,但充滿溫柔。

讀他的文字,你能感受到一種閱盡千帆後自願歸於平靜的沉穩有力,那種渲染在文字間的生活氣息讓人感到安心。

有人說得好,張頌文是在名利場裡寫散文詩。

他對生活的熱愛也從中透露出來。

也許恰恰是因為他熱愛生活,這些生活中的美才支撐著他一直熱愛表演,忠於初心。

他才能一直努力為觀眾帶來好的作品,最終帶來全網喜愛的角色

《狂飆》大結局後,作為主演之一,張頌文也發表了告別博文。

他說作為一個影視工作者,他會永遠為有這樣一部被大家認可的作品感到驕傲自豪

之前有人說,“頌文老師,華語電影欠你一個影帝”。

張頌文則幽默回覆,“我肯定拿不到影帝,因為這是電視劇”。

雖然影帝沒有,但最佳男主角,張頌文值得。

赞助: 代写essay 网课代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