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終於明白,自己的右手那麼疼,並不是因為受傷,而是因為她的骨頭裡長了骨肉瘤。” ——23歲骨肉瘤男孩
由於肉瘤的“罕見”,導致不少人忽視,進而出現誤診的結果,23歲的小宇(化名)就是其中的一個例子。
肢體疼痛不留意,最終查出惡性腫瘤
一年前,小宇的右上臂開始反覆出現沒有明顯誘因的僵硬、疼痛,肢體活動也開始變得不怎麼靈活。由於工作忙,對於這一細微的變化,小宇並沒有放在心上,想著大概過段時間也就好了。
然而,隨著時間流逝,小宇右上臂的疼痛感並沒有減輕反而還逐漸加重。看著不斷腫脹的手臂,小宇忍不住告訴了家人。在家人的陪伴下,小宇來到了醫院,本以為拍個片子,經過簡單治療就能回家了。
可當我看到她的x光、磁共振影像結果時,發現情況並沒有小宇所想的那麼樂觀。
從影像片上看出,小宇右尺骨中段骨質有破壞的跡象,同時還伴有巨大的軟組織腫塊,很有可能是罹患了惡性腫瘤——骨肉瘤。為了進一步確診,我又讓小宇進行了穿刺活檢、胸部CT等一系列檢查。

患者的影像檢查結果
經過一系列檢查後,小宇最終被確診為“尤文肉瘤”。
拿著檢查結果的小宇和爸媽相看無言,眼裡除了淚水,就是迷茫和焦慮。他們實在想不通,普通的肢體疼痛,竟然會與惡性腫瘤有關係。
關於小宇一家的疑惑,其實許多患者都會有,為了能讓更多人能夠了解肉瘤這一疾病,今天就和大家科普一下。
通過這篇文章,你可以知道:
- 什麼是骨肉瘤?
- 如何及早發現骨肉
- 如何早期診斷骨肉瘤
一、什麼是骨肉瘤?
骨肉瘤是最常見的原發於骨骼的惡性的腫瘤,佔到所有骨骼原發惡性腫瘤的三分之一。

骨肉瘤它的惡性程度非常高,進展的速度快,在門診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部分患者在幾周,甚至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之內就出現了腫瘤的迅速增大以及轉移。同時骨肉瘤在老百姓的心目中就是一種骨癌,那麼不同於其它的肝癌、肺癌以及乳腺癌這類惡性腫瘤,骨肉瘤好發於青少年及兒童,它的好發年齡在10-25歲之間,佔到了所有青少年及兒童原發惡性腫瘤的5%。
骨肉瘤一般好發於膝關節的周圍,主要在大腿的遠端以及小腿的近端,其它也可以見於骨盆、脊柱以及上肢這些部位,膝關節部位的診斷佔到了50%。骨肉瘤在20%的患者初診的時候就已經出現了遠處的轉移,肺部是最主要的轉移部位。骨肉瘤它的致死、致殘率較高,對於家庭以及社會的負擔非常的重,及早的診斷及規範的治療對於改善骨肉瘤的預後非常重要。
二、如何及早發現骨肉瘤?
骨肉瘤常常由於腫瘤的大小、部位以及是否發生擴散,它的臨床表現不同。
最常見的早期表現包括了疼痛以及腫塊,早期是一種間歇性的疼痛,可輕可重,逐步發展成為一種持續性的疼痛,並且進行性地加重。常常患者伴有出現夜間的疼痛,這個是骨肉瘤的特點。隨著病程的進展,部分患者可以在疼痛的部位觸摸到一個腫塊,在按壓的時候有明顯的疼痛感,部分在觸及皮膚的溫度也有升高,同時在表面可以看到增粗以及迂曲的血管。
部分的患者常常還會伴有一些全身的反應,包括髮熱、消瘦、面色蒼白等等,兒童常常由於這種疼痛不願意活動,或者是減少活動,並且在步行的時候出現了一些跛行的表現。
總體而言,骨肉瘤的一些早期臨床表現是非常隱匿的,並不特異的,家長一旦出現懷疑,就應該及時地帶孩子到醫院進行一個全面的檢查,避免錯過治療的最佳時機。
三、如何早期診斷骨肉瘤
首先我們可以進行一個驗血的檢查,其中有兩個指標,包括鹼性磷酸酶以及乳酸脫氫酶,這兩個指標在骨肉瘤中它是顯著升高的。
除此之外,X光的檢查是必不可少的。X光是一種簡便迅速的檢查,可以使醫生在短時間之內獲得疼痛部位骨骼的信息,做出一個初步的判斷。如果有懷疑的時候,我們要進行核磁共振的檢查,核磁共振主要給醫生提供更多的信息,有助於我們的診斷。同時可以觀察病變的骨骼範圍,尤其是骨髓腔內的範圍,腫瘤對周圍骨骼肌以及肌腱等軟組織侵犯的程度,判斷腫瘤對於周圍重要的血管、神經是否有侵犯,這為我們後續的治療提供重要的信息。
除此之外,由於骨肉瘤常常發生肺部的轉移,所以肺部CT被我們用於評估患者是否出現了肺部的轉移。另外,如果診斷中仍然有懷疑的情況下,我們會建議患者進行病理的活檢,病理的活檢就是取出部分的病理組織進行特殊的染色,在顯微鏡下觀察細胞的形態來給出診斷。

骨肉瘤肺轉移
臨床上,我們多數進行的是微創的穿刺活檢。那麼這種活檢的方式具有創傷小、費用低,患者恢復快的特點。儘管隨著醫學檢驗和檢查手段的不斷的進步,我們在臨床中還是會遇到一些疑難的患者,這個時候就需要我們的臨床、病理以及影像的專家進行多學科的會診,來為這些患者給出正確的診斷。
和許多癌症一樣,骨肉瘤早發現、早治療,對於患者來說效果是最好的。本文中小宇的案例,令人惋惜的同時也是給予他人的一個警惕:當肢體發生莫名疼痛,且隨著休息、用藥都無法緩解時,就要及時就醫檢查,別拖更別亂找偏方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