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呼和浩特晚報訊(記者 馬妍)“張醫生,您是我們患者的健康守護神,我現在頭不痛了,謝謝您。”“不客氣,您一定要多休息,定期檢查,如果覺得不舒服要立刻來醫院。”這是玉泉區塔西社區富貴51樓居民群內的一段對話。像這樣的對話,最近一段時間在我市很多小區的業主群內溫暖傳遞。
據瞭解,結合我市當前就醫形式,為給患者提供更優質、更便捷的醫療服務,同時確保醫療服務平穩有序開展,我市千餘名醫護人員進入小區業主群,在線為市民患者進行用藥指導、病情診斷,使患者坐在家裡通過雲就醫,就可以得到科學、專業、便捷的服務和健康指導。
“張醫生,請問穿心蓮滴丸和羅紅黴素能配合一起服用嗎?”“可以配合,但是要錯開一個小時。”“張醫生,4個月小孩發燒如何護理?”“補水加上物理降溫,退熱貼貼在額頭和大椎穴,4小時一次。前24小時很重要,家長要時刻查看防止驚厥,如果持續高燒不退,需要到兒科就醫。”12月22日,玉泉區芳清園4號樓業主交流群內,居民正在向進群的興隆巷街道衛生服務中心的醫師張潔諮詢,看到業主們的各種諮詢信息後,張潔醫生第一時間進行了回答。
家住玉泉區芳清園4號樓的居民何紅紅,幾天前一家人出現不同程度的高燒、咽痛、全身痠痛等新冠病毒感染症狀,看見小區業主群內有醫生坐診後,何紅紅第一時間進行了問診。根據微信坐診醫生的指導用藥後,幾天下來一家人症狀都得到了緩解。“專業醫生進入小區業主群,不僅拓寬了醫患溝通渠道,拉近了醫患距離,更重要的是,有了醫生的鼓勵指導,還能讓一些病重或心理承受能力弱的患者擺脫恐懼、樂觀生活,重新樹立與疾病抗爭的信心和勇氣。”何紅紅說。
玉泉區興隆巷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公共衛生服務科科長賽日娜介紹,從12月14日開始,玉泉區興隆巷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委派26名醫護人員進入轄區240個小區業主群,興隆巷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共計服務人口數量為64550人,這段時間以來,累計為5000多名居民進行線上問診諮詢。對於居民諮詢到的如何備藥、出現陽性症狀如何處理和新冠疫苗接種的應激症等各種問題第一時間進行回答。為了更好地服務居民,還委派了4名中醫特色專家在後臺醫護群內給予指導。
玉泉區衛健委副主任趙和平介紹,醫護人員進入微信群后給予市民健康指導時,通過調查和了解,特根據患者基礎疾病情況、傳染病感染後風險程度等將老年人分為三類情況,並用不同的顏色進行標記,方便後續開展分級管理。
呼和浩特市衛健委基層科科長吳東東介紹,截至12月22日,呼和浩特市共有2596名醫護人員進入4691個居民微信群,並將家庭醫生電話進行公佈,實現社區全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