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發黴了 把發黴的去掉還能吃嗎?

小編小時候常常看到家裡的老人會把發黴的食物洗一下或者把發黴的地方切掉再繼續食用。今天我們來討論下這樣做到底是對還是錯?

發黴的水果

正方:把發黴的地方處理掉剩下的地方又沒有黴菌是乾淨的可以食用,即我看不到就是乾淨的,而且這種食物我也吃過,我不還是好好的嗎?一點事情沒有,如果不能吃那我怎麼還站在這裡。

反方:發黴的食物裡面大量存在黃麴黴菌的真菌,我們能肉眼看見的發黴其實是它的菌落,看不見的地方其實它已經存在,至於一些人所說的我吃了一次不是也沒什麼事。是這樣的,少量食用黃麴黴菌是不會致癌的。

發黴的麵包

其一,吃一次發黴的食物,最可能的結果就是讓人腹瀉,腸胃受到刺激,導致腹痛腹瀉,這個也是人體的應激反應,快速的將不良物質排出體外,人體會自己慢慢修復受到的傷害。如果你的免疫系統夠強大,完全可以做到不影響健康!

其二,真的說黃麴黴素能致癌,也是因人而異的結論,每個個體的不同狀態產生的後果不會是一樣的!所以這裡說的多少的量能致癌!只是個不精確的說法,沒有多少例子來證明!所以不必擔心。

其三,現代人由於癌症的高發高死亡率而造成的談癌色變!但是不知道是癌細胞其實很不容易長大形成病灶,因為它所需要的生長環境也不是很容易達到的,因為它是人體的變異細胞,一直都是免疫系統的攻擊對象,正常情況下,癌細胞存在於大部分人的人體中,但是通常情況下長不大,對人體形成不了威脅,就是源於我們的免疫系統的正常運轉。只有很小的比率會讓他成為免疫系統的漏網之魚,長大形成了病灶,威脅人的人的生命。因此雖然黃麴黴素強致癌,但是我們偶爾不小心吃進去少量,我們的身體還是有免疫系統的,少量不會得癌。

首先介紹下黃麴黴素是啥?黃麴黴素是難溶於水,所以一般水洗是洗不乾淨食物上的黃麴黴素的。要高溫250℃以上才能破壞的他結構,水煮100℃對它來說就像在溫水裡游泳,而油炸才200℃左右對它也毫無辦法。因此我們平常一般的烹飪方法對黃麴黴菌毫無影響。

可怕的黃麴黴素

這裡小編來給大家講幾種去除黃麴黴菌的方法:

吸附劑吸附法

黃麴黴素能被活性白土、活性炭等從油中除去,用活性白陶土或活性炭等吸附劑,攪拌後靜置心沉澱,取上層清油,毒素含量大為降低。如在含毒花生油中加入1.5%的活性白土,可使含毒量從每公斤100微克至10微克一下。

化學品破壞法

如次氯酸、次氯酸鈉、過氧化氫、氨、臭氧、氫氧化鈉等氧化劑可以迅速將黃麴黴素氧化去除。其中漂白粉去毒效果最強。高度汙染的花生可用5%漂白粉處理幾秒鐘就可以全部去毒,用氧化劑處理過的糧食經火雞餵養實驗證明無毒。

紫外線輻射法

根據紫外線的光生化反應動力學,輻射的能量以量子形式傳遞的特點。使油脂在密閉的容器內以油層不超過20mm厚度流動通過紫外線照射區,使紫外線波長和黃麴黴素吸收紫外線波長範圍重合,採用大範圍波長的220-380nm的高壓汞燈紫外線大劑量的照射,將輻射的能量以量子形式傳遞,導致黃麴黴素結構圖編,細胞死亡。

鹼處理法

黃麴黴毒素的種類

鹼煉是油脂精煉的一種加工方法,在油脂中加入1%的氫氧化鈉溶液,黃麴黴素的內酯環即可破壞,形成香豆素鈉鹽。後者可溶於水,故加鹼後再用水洗可將毒素去除。加鹼水洗可使油中的黃麴黴素降至標準以下,甚至不能檢出。

有機溶劑萃取法

黃麴黴素為脂溶性毒素,易溶於有機溶劑,可用水和乙醇、異丙醇、丙酮、正己烷和水的混合物等進行提取分離、去毒。提取需反覆3到5次,去毒效果可達90%以上,其中異丙酮和水(90:100)混合液效果最好,處理後的糧油製品,必須將溶劑徹底揮幹,方可食用。

看了以上的幾種方法,小編總結了我們家庭中能用的幾種去除方法:

對於糧食作物,我們可以用5%的漂白粉清洗後再水洗一邊;放的時間過久的糧食作物我們可以放在太陽下暴曬減少黃麴黴。

黃麴黴菌

對於糧食作物油,我們可以在其中加入1%的氫氧化鈉溶液,使其形成香豆素鈉鹽。再將可溶於水的鈉鹽洗出。

與其祛除黃麴黴素這麼麻煩,而且還不一定清除的乾淨,因此我們還是防範於未然,把黃麴黴菌早早的隔離在外面。這裡說幾種方法:

.定期用給冰箱消毒。包括碗筷。食用級八四消毒液即可(84消毒液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鈉)

2.儘量避免木質的筷子,可以用不鏽鋼筷子替代。如果使用木筷也要定期更換。切菜的案板泛黃就要定期更換

各種發黴的廚房用具

3.黃麴黴素一般產生於糧食的黴各種廚房用具發黴變。特別是花生。所以避免食用小作坊自制的花生油等糧食作物油。

4.淘米時用蘇打水(鹼性)淘洗米一遍。特別是放置長時間的米,能去除大米上的大部分黃麴黴素。

5.避免食用網上自制的各種醬菜,避免不良商家以次充好,將黴變的糧食混入其中。醬料口味偏重,一般難以吃出黴味。

黃麴黴菌

總的來說如果家中的食物發黴了,我們最好是扔掉,因為我們畢竟不是專業人員,也不能看見其中的黃麴黴素。畢竟身體是我們自己的,所以這波小編站反方。

親愛的讀者你們贊同誰的觀點呢?

黃麴黴菌在紫光燈下的樣子

END....

赞助: 代写essay 网课代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