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種尷尬叫“用力過猛”,擠眉弄眼,猙獰咆哮,求演員們放過觀眾

黃磊配劉濤,孔笙也求饒!

這句話是網友們對《縣委大院》最貼切的形容,只要看到黃磊,生怕他蹦出來一句∶“先不說縣裡的事了,我給你們炒兩個菜。


而劉濤雖然戲份少,臺詞更少,但拿腔弄調,夢遊式般的演技,實在讓觀眾入不了戲。


不管是《縣委大院》,還是年初熱播的《開端》,劉濤都貢獻了波瀾不驚、隱忍做作的表演,不難發現她正在走向兩個“極端”。


不知道還有多少人記得《羋月傳》中的劉濤,以前的她那叫一個“演技炸裂”,不同於現在的表演方式——端著


或許是因為碰上實力派演員孫儷,怕被比下去,於是劉濤卯足了勁,可呈現的效果,頗有一種喜劇片的效果。

其實後期羋姝的黑化有理有據,整個人處於癲狂的狀態也能理解,可劉濤處理的方式過於簡單粗暴。


扭曲的五官,猙獰無比,嘶吼的嗓音,幾乎把普通話說成了某種方言,“瘋狂”的羋姝完全顛覆了劉濤在觀眾心目裡“賢妻”的形象。


而這樣的表演方式,一直延續到了《星辰大海》,裡面的劉濤不僅強行扮嫩,還用力過猛。


瞪大的眼睛、睜開的鼻孔、張大的嘴巴,內心湧動的情緒隨著猙獰的五官“噴湧而出”,只看到誇張,沒看到感情。

同樣是爆發式的感情戲,何翯的情緒層層遞進,反而更能打動觀眾。


由此可見演戲要拿捏好一個度,情緒飽滿的同時,要注意抑揚頓挫,否則就容易陷入“用力過猛”的尷尬境地,很可怕的是這樣的現象在演藝圈中比比皆是。


《少年的你》中的周也,她飾演的蔚來似乎把“腹黑”刻在骨子裡,一顰一笑都讓屏幕前的觀眾不寒而慄。


出神入化的演技讓觀眾認識了周也,其風頭絲毫不亞於“影后”周冬雨,本以為她會就此大放異彩,沒成想蔚來成了她的“巔峰”。


再見周也的時候,是在仙俠劇《山河令》中,她把古靈精怪演成了“瘋瘋癲癲”,這表情是開心?是傷心?讓人傻傻分不清。


別的美女賣萌,滿屏的粉紅泡泡,周也賣萌,滿屏尷尬,瞪眼、嘟嘴、小碎步,與可愛完全不沾邊,一整個智商欠費的樣子。


抗戰劇《啊搖籃》中的周也,也貢獻了令人“尬到摳腳”的演技,搖頭晃腦、噘嘴瞪眼,把一旁的海清都看愣了。


哭起來的時候,五官亂飛,一個喘氣差點把觀眾送走,沒有淚水,全靠乾嚎,這樣的演技,建議回爐重造吧!


出道即巔峰,然後一路往下衝的演員,還有不少,比如於正力捧的新生代演員吳謹言,一部《延禧攻略》,讓她成功躋身一線女星的隊列。


吳謹言飾演的魏瓔珞,一直秉持著“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斬草除根”的原則,看得人大呼過癮。


或許是因為主角光環太過於強大,以至於太多觀眾在看劇的時候忽略了吳謹言的演技,如今回看這部劇,她的拙劣演技便“藏”不住了


你以為她在吃麵條,其實她在說話,網友的神P圖讓她的演技“現了原形”,實在經不起琢磨。


褪去了“魏瓔珞”的光環,吳謹言的差演技更是無所遁形,在《你是我的答案》中,矯揉做作、擠眉弄眼的演技,讓不少追劇的觀眾都少吃了好幾碗飯。


當自己心愛的寵物生病時,皺眉、眯眼,嚎啕大哭,沒有感情,全是技巧,明明是催淚的戲碼,卻絲毫感動不了觀眾。


不得不說吳謹言的演技與周也好似“師出同門”,擠眉弄眼、眼珠亂轉、搖頭晃腦,看到這樣“用力過猛”的表演,小學弟只想說一句∶“大朗,該喝藥了。


張一山從小就展露了不俗的演技,不論是《小兵張嘎》中膽小義氣的佟樂,還是《家有兒女》中調皮搗蛋的劉星,都令人印象深刻。


雖然張一山曾沉寂過一段時間,但靠著《餘罪》再起風雲,他的表演不緊不慢、張弛有度,把油嘴滑舌、痞氣十足的餘罪演活了。


本以為張一山是個讓觀眾放心的“實力派”,沒成想一部《鹿鼎記》讓他的好口碑“一落千丈”。


金庸筆下的韋小寶是個自由自在、至情至性的人物。


張一山卻把他塑造成了一個時而嬉皮笑臉、時而上躥下跳、時而撒潑打諢的“傻子”,像極了剛從動物園逃出來的猴子,六小齡童來了都直呼內行



能看的出來,張一山是有意模仿周星馳版的韋小寶,可只學了皮毛,沒學到精髓,東施效顰罷了。


本以為“用力過猛”的現象只會發生在青年演員的身上,沒想到老戲骨也未能倖免,有著“咆哮帝”之稱的馬景濤就是個經典的例子。


不論是表演開心,還是表演傷心,馬景濤總是先嚎一嗓子,光是看圖片,都覺得很吵,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你吵到我的眼睛了”?

馬景濤過了戲癮,搭檔演員卻“遭殃”了,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震耳欲聾的“絕望”。


一曲《紅色高跟鞋》,讓老戲骨劉敏濤成了“網絡紅人”,點頭、晃腦、翻白眼,一套動作下來,女王範油然而生。


這份“狂野”放在舞臺上是“姐就是女王,自信放光芒”,可如果放在影視作品裡,就全變味了,顯得莫名其妙。


在電視劇《生活家》裡,一向被稱為“演技派”的劉敏濤,向觀眾展示了“幼稚園水平”的表演,擠眉弄眼、矯揉做作,一個性格穩重的角色,被她演的咋咋呼呼。


能感覺到她臉上的每一寸肌肉都在使勁,說一句臺詞,她能切換好幾種不同的表情,五官扭打在一起,誰也不服誰。


面癱式演技是流量明星的“保護色”,變臉式演技則成了老戲骨們的“遮羞布”,把演戲當做是炫技的不止劉敏濤一個。


電影裡的章子怡無疑是個“奇女子”,她的表演充滿靈氣,塑造了一個又一個經典的角色,可這股靈氣在電視劇裡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辣眼睛的“油膩感”。


或許是第一次演電視劇,也或許是43歲的章子怡硬凹少女感,她的每個表情,每個動作,都透著“用力過猛”。


噘嘴吐舌、叉腰撅腚、蹦蹦跳跳,這樣的“中年少女”,觀眾真的“無福消受”。

很多演員在演戲的時候,只做表面功夫,而沒有走心,不靠情緒催發,全靠五官賣力,他們演的累,觀眾看的更累。


小學弟提到的這些只是演藝圈的“冰山一角”,演戲用力過猛的演員大有人在,你還知道哪些呢?

END

更多精彩八卦內容,盡在八卦小學弟,點個關注不迷路哦!

赞助: 代写essay 网课代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