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收收入增速年內首超非稅收入—評2022年11月財政數據

在一般公共預算方面,在收入端,受低基數效應的影響,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比增速創年內新高。

稅收收入同比年內首次超過非稅收入,反映收入結構有一定的優化。從稅種結構來看,11月主要稅種多數增長。由於去年第四季度稅期的製造業中小微企業稅費實施緩繳,使得增值稅在低基數下再度走高。總體來看,年內疫情對收入進度仍有拖累。

在支出端,財政支出當月同比增速回落,錄得4.8%。從財政支出資金投向來看,11月衛生健康支出仍為高增長。

疫情帶來的衛生健康支出的高增一定程度上對其他支出項目產生擠出。隨著防疫政策的逐步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可能進一步向保民生、促消費的領域傾斜。

在政府性基金方面,

受地市低迷拖累,11月政府性基金預算當月收入仍舊保持負增長,錄得-12.7%;支出降幅小幅擴大,當月同比錄得-21.2%。從領先指標來看,土地收入將繼續承壓。從地方債來看,截至12月21日,新增地方債累計發行4.7萬億元,其中,新增專項債40264億元。展望2023年,或調整一般債與專項債結構,同時,專項債資金投向及用作資本金範圍將適當擴大。

事件:

2022年11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當月同比24.6%,上月15.7%,財政支出當月同比4.8%,上月8.7%。全國稅收收入當月同比28.4%,上月15.2%;非稅收入當月同比7.5%,上月19.5%。政府性基金收入當月同比-12.7%,上月-2.7%,政府性基金當月支出-21.2%,上月18.2%。

點評:

11月當月財政收入受滯後效應和低基數的影響,增速持續回升,支出端增速整體回落,民生領域仍是支出重點。政府性基金收支增速差異仍較大,收入端受土地市場低迷影響承壓明顯,但降幅相較於上半年小幅收窄,支出端降幅擴大。

1. 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速持續回升,稅收收入貢獻度加大

財政收入增速回升,稅收收入對公共財政的支撐顯著。2022年11月財政收入當月同比增速24.6%,累計同比增速-3%,降幅收窄1.5個百分點。其中,稅收收入當月同比28.4%,增長明顯,非稅收入當月同比7.5%,貢獻度大幅下降。稅收收入增速上升主要源於低基數的影響。稅收收入去年同期當月同比增速-13.1%,本月增速高於去年同期水平41.2個百分點。稅收收入增長加快、非稅收入增長放緩,表明財政收入結構有一定的改善。從收入進度來看,11月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進度為88.3%,仍為較低水平。考慮到疫情影響,12月收入進度預計依然偏慢。

11月剔除留抵退稅影響後財政收入當月同比增速約為24.8%,與未剔除之前基本一致,留抵退稅的影響較小。根據財政部披露數據,1-11月扣除留抵退稅因素後收入累計同比增速為6.1%,由此推算11月累計留抵退稅規模因素對應的收入規模約1.74萬億元億元,剔除11月該因素影響,則11月當月留抵退稅因素對應規模約13.5億元。

在稅種結構方面,11月主要稅種多數增長,企業所得稅、增值稅和消費稅為主要支撐項。在直接稅方面,個人所得稅當月同比增速3.1%,與10月情況基本一致,顯現出多地疫情的持續影響。企業所得稅當月同比增速大幅提升,錄得31.1%。印花稅保持增長趨勢,錄得74.1%。在間接稅方面,消費稅大幅增長,錄得156.8%。增值稅當月同比增速受低基數影響增長顯著,錄得17.8%,由於去年第四季度稅期的製造業中小微企業稅費實施緩繳,這使得增值稅在低基數下再度走高。

在土地和房地產相關稅種方面,佔比較大的契稅仍為負增長,與商品房銷售低迷有關。其中,契稅5209億元,同比下降2%,土地增值稅5864億元,同比下降20.3%。

2. 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支出增速回落,民生領域仍是重點

202211月份財政支出累計支出22.7萬億元,當月同比增速回落,錄得4.8%11月份財政支出當月同比增速4.8%,一方面收入的持續承壓對預算支出執行形成壓力,另一方面中央支出增速年內首度轉負並創新低。從支出進度來看,11月支出進度為85.1%,仍保持一定韌性。11月由於疫情影響,衛生健康支出持續高位運行,增加了財政支出端的壓力,對基建支出產生一定影響。11月當月財政收支赤字為8800億元,較同期略有上升,緊平衡壓力顯現。1-11月公共財政收支累計差額4.2萬億元,年初預算收支差額5.7萬億元,已超過0.9萬億元,由此,調入及結轉結餘資金的使用或將超過年初預算的2.33萬億元,2022年存量資金的使用規模較高,將影響到後續2023年的資金空間。

從財政支出資金投向來看,11月支出項目民生支出延續10月分佈,衛生健康支出仍為高增長。教育、社保以及衛生繼續保持增長,當月同比增速分別為5.5%、7.1%、47.4%。由此可見,支出仍聚焦於社會保障與衛生健康等民生領域,其他領域相較於上月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文旅同比增速由正轉負,錄得-11.72%,科學技術、農林水與節能環保當月同比增速分別為-13.4%、-5.5%、-4.2%。從支出分佈來看,11月民生類支出佔比37.2%,基建類支出佔比22.3%,與去年同期基本一致,支出結構未見明顯的投向調整。

綜合來看,疫情帶來的衛生健康支出的高增一定程度上對其他支出項目產生擠出。隨著防疫政策的逐步優化,支出結構可能逐漸調整,側重改善中低收入群體社會保障條件來增加其消費需求。

3. 政府性基金:收入降幅顯著擴大,支出降幅小幅擴大

11月政府性基金預算當月收入仍舊保持負增長,錄得-12.7%降幅顯著擴大,支出降幅小幅擴大,當月同比增速繼續為負增長,錄得-21.2%11月份,全國政府性基金預算當月收入7995億元,降幅擴大了10.0個百分點,土地收入拖累持續。政府性基金預算累計收入6.0萬億元,增速為-21.5%,累計同比略有收窄。11月土地成交價款累計同比降幅進一步擴大,土地出讓收入仍保持負增長,對政府性基金拖累顯著。而在支出端,全國政府性基金預算當月支出1.0萬億元,增速為-21.2%,降幅擴大3.1個百分點。收支差額35800億元。截至12月21日,新增專項債發行39831億元,專項債資金補充作用顯著。

從收支進度來看,收入端和支出端創5年同期水平新低。11月收入進度為61%,收入端承壓明顯,同時支出端進度創新低。未來支出的緊平衡壓力將持續。從政府性基金收入增速與土地溢價率變動情況來看,2022年土地溢價率持續低位運行,未來的政府性基金收入或將持續承壓。

從廣義財政支出來看,政府性基金支出、廣義基建類支出與狹義基建類支出增速均繼續下降,基建小幅下行。廣義財政收支缺口顯著擴大,錄得-77537億元,高於歷史同期規模,廣義財政承壓顯著。

從地方債發行情況來看,截至1221日(包含1226日之前掛網規模,下同),地方債累計發行73556億元,其中,新增地方債47446億元,再融資債券26110億元,再融資債佔比與上月持平,佔比35%具體來看,按債券種類分,新增一般債7182億,專項債40264億元。截至12月21日,全國地方債發行70292億元,其中,新增債券46977億元,再融資債券23315億元。從發行節奏來看,截至12月21日,新增專項債累計發行40264億元,按新增限額36500億元與盤活存量5000億元計算,發行進度為97.0%。

展望2023年,專項債資金投向及用作資本金範圍將適當擴大。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加力提效。保持必要的財政支出強度,優化組合赤字、專項債、貼息等工具。”預計2023年專項債將會保持一定規模的增速,存在調整一般債和專項債結構的可能。同時,財政部副部長財政部副部長許宏才表示:“合理安排赤字率和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規模,適當擴大專項債券資金投向領域和運作資本金範圍。今明兩年持續形成實物工作量和投資拉動力,確保政府投資力度不減。”[1]

注:

[1] cnr.cn/gundong/20221218/t20221218_52609835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