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角膜表面長了一顆“小豆子” 醫生提醒:可能是角膜皮樣瘤

當發現剛出生的孩子的黑白眼球交界處長有一個圓形的“小豆子”,上面有絨毛,並且隨著孩子長大,這顆“豆子”也會越長越大,到醫院檢查後醫生診斷為角膜皮樣瘤,這讓不少家長都很吃驚,這麼小的孩子怎麼會長“瘤”呢?

角膜皮樣瘤是什麼?

重慶愛爾眼科醫院(總院)角膜眼表科副主任任毅介紹,角結膜皮樣瘤雖然病名裡面有“瘤”,但和通常所聽到的“惡性腫瘤”差別很大,它是在角膜或結膜表面上類似腫瘤的先天發育異常,腫物表面覆蓋上皮,一般在孩子出生的時候,這顆“小豆子”就已經存在。角膜皮樣瘤內部由纖維組織和脂肪組織組成,瘤體內可含有毛囊、毛髮及皮脂腺、汗腺等,大多數還會隨著孩子的成長而增大,由於這些結構都同皮膚組織相同,所以被稱為皮樣瘤。角膜皮樣瘤在組織學上並不是真正的腫瘤,而屬於典型的迷芽瘤。

角膜皮樣瘤是否有危害?

角膜皮樣瘤一般為圓形、扁平,黃色或粉紅色,外觀如表皮樣,但生長大小不一,可能是單個,也可能是多個,通常它帶來的危害在兩方面體現得較為明顯。一方面,如果角膜皮樣瘤在孩子出生時就有,這時孩子的視覺還沒有發育完善,在視覺發育的敏感期,很可能會造成孩子患有散光、影響視覺發育,甚至導致孩子變成弱視;另一方面,角膜皮樣瘤會隨著孩子的成長而長大,對孩子的外觀影響較大,可能影響孩子的心理發育。

如何治療角膜皮樣瘤?

任毅表示,目前,治療角膜皮樣瘤的原則就是儘早進行手術治療,即通過手術進行切除“小豆子”,如角膜皮樣瘤侵犯角膜較淺,進行單純切除即可;如侵犯角膜較深,還需要同時進行角膜移植術,手術切除後,角膜可以恢復透明或留有輕度瘢痕,複發率較低。但需注意的是,由於患角膜皮樣瘤的群體大多為兒童,年齡較小,而兒童角膜皮樣瘤手術需要在全身麻醉狀態下進行,因此需要孩子對手術和麻醉耐受力較好的情況下才能進行。

任毅提醒,角膜皮樣瘤有時並不是單獨出現的,可能還會出現耳部、下頜骨等的發育異常,如“小耳朵(副耳)”,這時候可能孩子不僅是角膜皮樣瘤,還是一種累及多器官的先天性發育異常——Goldenhar綜合徵。因此,當發現孩子出現角膜皮樣瘤時,家長需要多觀察孩子的耳朵、下頜骨等部位,如有異常,需及時到醫療機構相關科室進行就診。(重慶愛爾眼科醫院總院 供稿)

(注:此文屬於人民網登載的商業信息,文章內容不代表本網觀點,僅供參考。)

赞助: 代写essay 网课代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