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自貢內江資陽三市行政區劃調整與經濟發展構想

在當前發展趨勢和格局下,四川盆地中部三個地級市內江、自貢、資陽頗有點難兄難弟的意思。三個城市有著較好的歷史底蘊和區位條件,近年來的發展卻是不太理想,因為工作關係,這三個城市我都經常去,相對來說還算比較熟悉,所以有一些個人的觀點和看法。


內江市區

先來看一下三市的基本概況:

內江:面積5385km²,人口314萬,GDP1605億;

自貢:面積4381km²,人口248萬,GDP1601億;

資陽:面積5757km²,人口230萬,GDP890億;

說明:人口和GDP均採用的是2021年數據,其中人口數據為四川省第七次人口普查的常住人口數據,非地方政府統計公報中的戶籍人口。

三個市單獨擰出來無論是幅員面積還是常住人口,在四川省主要地級市(州)中都算比較小體量的,對比一下綿陽、宜賓、瀘州、南充、達州,這些城市的轄區面積無一不是1萬+甚至2萬+km²,常住人口也是450萬+,500萬+甚至600萬+的體量。當然,謀求地方發展,並不是簡單粗暴的合併,我之所以將這三個市提出來講,主要有以下幾點因素:

1、三市所處位置位於成渝城市群中間核心地帶,有著獨特的區位優勢;

2、三市中內江和自貢都是老工業城市,素有“鹽都”和“甜城”美譽,有一定的工業基礎;

3、三市當前自身的人口及經濟體量,在未來人才、交通、產業培育、招商引資等全方位競爭中,與本省兄弟地級市相比都處於下風;


自貢

因此,做適當的區劃調整與整合,可以實現1+1+1>3的成果。

具體實施方案如下:

行政區劃調整方案一:將三市直接整合成立新的地級市,因為沱江流經三市,建議新的地級市取名沱江市,市政府可駐現內江東興區,轄區為現有三市所轄區域,總計7區6縣代管1縣級市,總面積15523km²,常住人口接近800萬,GDP總量超過4000億。

方案二:由於資陽的雁江區和樂至縣更靠近成都,加之簡陽已經由成都代管,故而將雁江區和樂至縣劃歸成都,安嶽縣+現有內江加自貢市整合成立新的地級沱江市,此方案新的沱江市轄區總計6區5縣代管1縣級市,總面積12466km²,常住人口約640萬,GDP總量約3500億元。

鑑於成都天府新區及東部新城未來需要龐大的產業與人口填充,加之照顧省內兄弟城市情緒,故方案二個人認為更為可行。但是,無論方案一還是方案二,新整合成立的沱江市,在人口,GDP,財政收入,社消總額,居民存款等方面都將一躍成為全省僅次於成都的存在,與目前發展勢頭最好的宜賓、綿陽並駕齊驅。

前面我講過,發展經濟不是簡單粗暴的合併,那麼新成立的沱江市如何做到1+1+1>3?

新成立的沱江市經濟發展構想:

一、交通

要致富先修路,這是老百姓都知道的道理。公路方面暫且不表,畢竟現在全國絕大多數地區已經做到了縣縣通高速。


沱江機場選址

首先說機場,建議在東興區與安嶽縣中間的周禮鎮選址報建沱江機場,距離沱江市區直線距離約30km,機場高速直接利用現有S41遂宜畢高速(根據未來車流可酌情拓寬為雙向6-8車道),然後在周禮鎮新建機場連接線即可。

然後是高鐵與城際動車,目前在建的成自宜高鐵選擇的是自貢,未來新的成貴高鐵複線,大概率是走內江-瀘州,這些都是省級政府考慮的事情,還有就是綿遂內宜城際動車,未來規劃考慮留出沱江機場站點即可,還有一條國家級的樞紐鐵路:未來的渝藏高鐵,一定要爭取重慶-沱江-樂山-雅安這條線。

二、教育

新整合的沱江市已經有四川輕化工大學和內江師範學院兩所本科院校,建議基於內江師範學院升級建設沱江(師範)大學(學習瀘州的西南醫科大學),然後在成都和重慶通過政策吸引知名高校來設立校區。

三、經濟

一、打好幾張牌:安嶽(檸檬)、資中、榮縣、富順四個現有重點水果種植縣,這四個縣都是目前全省水果產量排名靠前的縣,利用水果產區條件,引入水果飲料深加工企業,提升產品附加值;


四川省水果總產量區縣排名

二、整合現有內江高新區和自貢高新區,申報省內第三家升級新區—沱江新區,位置就在現有內江和自貢兩市之間區域,如此一來也更加方面內自同城化發展,未來申報修建地鐵和輕軌也成為可能。另外,在隆昌市設立川渝工業園,主要承接東部沿海乃至重慶的部分產業轉移。利用土地,稅收及勞動力優勢,吸引勞動力密集型製造業入駐,並利用現有工業基礎,扶植龍頭企業(入川威,東鍋等),做大做強食品加工,鹽化工,鋼鐵,機械等產業,新興產業方面圍繞新能源,複合材料,汽車,智能設備,生物醫藥進行產業培育和招商引資。

三、將現有地方城商行、城投平臺整合成立新的沱江城商行,城投,城發等平臺企業,發行政府債,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投入,提高固定資產投資比例。

四、文化旅遊方面,將恐龍樂園,方特樂園,自貢燈會等做成精品。

綜上所述,如按此方案整合成立新的沱江市,將培育一個新的省級副中心城市候選選手,並且處在成渝雙城中間節點,有效打造四川省內交通次級樞紐城市和重要的經濟、教育、文化次中心城市,更加利於四川盆地中部地區快速高質量發展。

赞助: 代写essay 网课代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