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12月14日消息(記者 金龍)12月12日,蘇州華一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一股份”)更新了招股說明書,該公司擬衝刺深交所創業板IPO上市。華一股份本次發行全部為新股,擬發行數量不超過1700萬股,佔本次發行後總股本比例不低於25%。本次發行不涉及公司股東公開發售股份。華一股份本次擬投資項目的投資總額為10億元,擬投入募資8億元,募投項目是年產11.65萬噸新能源鋰電池電解質及添加劑項目。
招股書顯示,2019年度、2020年度、2021年度、2022年1-6月華一股份實現營業收入分別是9311.37萬元、1.17億元、5.12億元和2.70億元,同期實現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分別是479.98萬元、1382.00萬元、1.80億元、8204.93萬元。

(圖為華一股份主要財務數據,截圖自華一股份招股書)
華一股份營業收入和淨利潤高速增長背後也存在諸多隱憂,包括第二大股東存同業競爭可能遭問詢、供應商集中度較高、研發投入佔營收比例連續3年下降、產品毛利率存下降風險等。
客戶、供應商均有重疊
第二大股東存同業競爭可能遭問詢
值得注意的是,華一股份第二大股東是否存同業競爭可能一度是深交所問詢重點。
招股書顯示,2020年11月,創業板上市公司奧克股份通過受讓股權及增資成為華一股份股東,持股比例35%。同年,奧克股份新能源材料業務達到批量生產階段,涉及產品碳酸乙烯酯和碳酸二甲酯,前者為華一股份主要原材料氯代碳酸乙烯酯(CEC)的原材料,後者主要用作電解液溶劑,亦可用作華一股份產品生產過程中的溶劑。
奧克股份持有武漢吉和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武漢吉和昌)36.49%股份,武漢吉和昌的主要產品包括PS(高溫添加劑)。PS和華一股份主要產品VC(碳酸亞乙烯酯)和FEC(氟代碳酸乙烯酯)均為電解液添加劑,但由於性能差異,不存在替代關係。但華一股份募投項目包括6000噸PS產能。
據此,問詢函要求華一股份說明報告期內奧克股份與華一股份的交易情況和資金往來情況,公司與奧克股份是否存在客戶或供應商重疊的情形,如是,請說明重疊客戶或供應商涉及的金額、相關交易的公允性、是否存在利益輸送或其他利益安排。
對此,華一股份在回覆問詢函時表示,報告期內,華一股份支付給奧克股份及其下屬子公司的資金系華一股份支付碳酸二甲酯採購款及勞務服務費用。2022年1-6月華一股份收到的1.73萬元系預付款退回。2020年華一股份收到的2730.77萬元系奧克股份支付的增資款。除上述情況外,華一股份與奧克股份及其子公司不存在其他資金往來。
回覆與奧克股份存在客戶或供應商重疊的情況時,華一股份表示華一股份自2004年起研發、生產和銷售電解液添加劑,主要產品為VC和FEC,應用於鋰電池電解液,是國內鋰電池電解液添加劑主要生產企業之一。奧克股份專注於環氧乙烷、乙烯衍生綠色低碳精細化工高端新材料的研發與生產銷售,以聚醚單體為其主導產品。隨著2020年碳酸酯系列化產品相關產品產線投產,奧克股份現已形成建築化學品、新能源材料、醫療健康、日用化學品四大業務板塊。其中新能源材料板塊產品主要包括碳酸乙烯酯(EC)、碳酸二甲酯(DMC),生產碳酸酯系列產品主要以環氧乙烷、二氧化碳、甲醇為主要原料。工業級產品多作為中間體及溶劑使用,用於合成聚碳酸酯、顯影液、電解液添加劑等,電池級產品主要應用於鋰電池電解液。雙方因各自不同的產品對應的下游均為電解液廠商而產生重疊客戶,具有商業合理性。
華一股份表示,報告期內,華一股份和奧克股份向重疊供應商採購內容均為生產過程中所需的備品備件及相關易耗品,非主要原材料,採購金額較小。
華一股份在說明與武漢吉和昌是否存在重疊客戶、供應商,是否從事競爭性業務時直言,華一股份與武漢吉和昌雖然存在部分客戶重疊,但是不存在實質從事競爭性業務的情形,客戶重疊情況系客戶基於自身經營需求的市場化行為。
產品高毛利率恐難持續
研發投入佔營收比例連續3年下降
毛利率是公司的主要經營指標,反映了公司產品的競爭力和獲利能力,亦可反映公司的銷售定價能力及成本管理水平。報告期內,華一股份的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16.12%、24.24%、55.02%和44.62%,公司主營業務毛利率呈上升趨勢,在銷售量價齊增的情況下,使得公司利潤水平增長較快。

(華一股份綜合毛利率與同行業可比公司比較,截圖自華一股份招股書)
與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相比,報告期內華一股份的綜合毛利率分別為16.11%、24.02%、54.66%、44.62%,近兩年基本跑贏同期行業34.80%、46.67%的平均水平。
“報告期內,公司綜合毛利率顯著增長,主要系2020年下半年以來新能源汽車市場迎來爆發式增長,對上游鋰電池原材料需求增加,由於鋰電池電解液添加劑行業產能有限,造成了市場供需失衡,導致公司主要產品碳酸亞乙烯酯和氟代碳酸乙烯酯的價格漲幅較大。”華一股份指出,未來隨著行業產能增加,或下游需求增長不及預期,公司相關產品將從供不應求的狀態逐步轉變為供需平衡,甚至供大於求的狀態,公司產品價格將難以保持較高水平,進而對公司的毛利率產生不利影響。同時,原材料價格波動、人工成本上漲等因素亦會影響公司成本,若公司未能對上述成本壓力進行有效控制,則毛利率可能會受到不利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華一股份恐難繼續維持2021年54.66%的高毛利水平。華一股份指出,綜合考慮其他同行業可比公司的毛利率水平,均剔除2021年度整體產業鏈短期影響後的毛利率範圍為25.47%-46.08%,由於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的數量較多,規模較大,市場競爭更為充分,選取以上毛利率範圍的並集作為未來華一股份產品市場充分競爭條件下的合理毛利率水平更具合理性,因此,在未來市場競爭充分,市場處於供需平衡狀態下的合理毛利率範圍為25.47%-46.08%。
此外,華一股份自稱多年來始終堅持自主創新,注重科技研發。然而央廣網注意到,其研發投入佔營收比例卻連續3年下降。
報告期內,華一股份研發投入分別為519.23萬元、660.96萬元、1,770.51萬元和776.89萬元,在營業收入中佔比分別為5.58%、5.63%、3.46%、2.88%。
隨著行業競爭與市場發展,鋰離子電池的技術迭代升級可能對現有的鋰離子電池及其原材料產品與技術產生衝擊,目前的主流鋰電池原材料存在被替代的可能性,時固態鋰電池等新型電池的技術成熟亦可能導致VC、FEC等主流電解液添加劑的市場需求下降。
分析指出,面對鋰電池技術的迭代風險,華一股份需要持續堅持以技術創新為核心競爭力,加大技術研發投入,加強研發團隊建設,完善人才引進與培養體系,豐富前沿電解液原材料生產技術儲備,能夠根據市場需求變化及時調整產品結構。
華一股份供應商集中度較高
前五大供應商佔採購總額高達71.87%
招股書顯示,華一股份的主營業務是鋰電池電解液添加劑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是國內最早從事鋰電池電解液添加劑研發與生產的企業之一。公司核心產品為碳酸亞乙烯酯(VC)和氟代碳酸乙烯酯(FEC),是鋰電池電解液主要添加劑,廣泛應用於新能源汽車、3C產品、電力儲能等領域。
招股書顯示,華一股份存在上游供應商集中風險。報告期內,公司向前五大供應商的合計採購額分別為4002.16萬元、5550.04萬元、19005.88萬元和7948.31萬元,佔採購總額的比例分別為66.33%、74.04%、82.23%和71.87%,公司供應商集中度較高。公司採購的原材料主要為氯代碳酸乙烯酯、三乙胺等,其中以氯代碳酸乙烯酯佔比最大。
報告期內,華一股份第一大供應商為宜興市華燕達化工材料有限公司,華一股份向其採購主要原材料氯代碳酸乙烯酯,華一股份與宜興市華燕達化工材料有限公司發生的採購金額分別為2875.57萬元、3503.99萬元、13892.49萬元和2045.72萬元,佔總採購金額的比例分別為47.66%、46.75%、60.10%和18.50%。
“如果公司的要供應商經營況變動,或與公司的合作關係發生變化,導致其不能按時、保質、保量地供應原材料,公司將需要調整並重新選擇供應商,會在短期內對公司的原材料採購造成一定程度的不利影響。”華一股份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