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市場所料,12月14日,美聯儲FOMC投票委員會全票贊成加息幅度50個基點。這是今年3月啟動本輪加息週期以來,首次放慢加息步伐。前面連續四次激進幅度,為1994年11月以來的最大單次加息75個基點。

同時美聯儲也上調了利率峰值的預期,預計最高水平將超過5%,暗示未來幾個月將繼續加息。很多人都認為,明年美聯儲會將利率將保持在5.1%左右。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預計,明年年初加息50個基點,明年剩餘時間,利率將穩定在4.75-5.00%。英國巴克萊銀行預計,明年初和3月分別再加息50個和25個基點,而後暫停加息,將利率保持在5.0-5.25%的峰值直到年底。
2023年的經濟走勢,世界分析師的普遍共識就是,隨著美聯儲的一路加息步伐,終端利率上升,真正的經濟衰退也會隨之而來,造成需求下降、大宗商品、食品、能源價格會逐漸冷卻,然後全球性通貨膨脹會逐漸見底。這是過去3年疫情背景之下達成的一個共識。
隨著中國一夜放開政策轉向,也許將會逆轉之前所有預期,對世界周邊國家也會有巨大影響。反彈後的中國將推動石油、大宗商品和原材料的進口量,未來國內經濟復甦,學生將再次出國,遊客將開始旅行,飛機航班再次重啟,從而進一步刺激消費支出、酒店和海外房地產的需求。

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航空旅遊市場,2020年開始石油進口已經數據拐頭向下。
彭博社的經濟學家預估,如果中國在 2023 年年中完全開放,能源價格將上漲 20%,原先預計2023年中美國的CPI可能會跌到3.9%,中國的轉向可能會讓美國的CPI在明年年底,依然維持在5.7%的高位。完全重新放開,使全球的通貨膨脹暫時難以下來。
12月7號公佈防疫新十條,意味著人們迴歸到離疫情前的狀態不遠。北京、廣州、杭州、上海和深圳等城市逐漸放棄限制措施。最大中國製造基地,蘋果公司所在地鄭州的產能也將會得到恢復。

房地產行業可以說佔到中國經濟的25%左右的權重,最近一系列穩定房地產的政策,包括放寬購房者的首付要求,並且採取措施緩解開發商的流動性危機。這些方法雖然不能夠讓房地產行業出現大反彈,但是可以起到緩解抑制經濟下行的作用。
如果說房地產能夠適度復甦,加上全面放開利好,必將對中國的整個經濟,對中國的外貿夥伴,對全球的金融市場,會產生積極的影響。

放開之後在很多個城市裡,醫院大排長龍,防疫物品、感冒藥、發燒藥遭到瘋搶,藥價抬高翻倍,甚至黃桃罐頭和電解質水都被瘋搶。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原副主任馮子健向《中國青年報》表示,中國第一波大規模染疫潮可能有高達60%的人口會被感染,最終,大約80%到90%的人會被感染。60%的人口相當於8.4億人。

2019年6月公佈的官方數據顯示,中國每千人的醫療床位數為6.51張。如今,這一數字小幅上升,為每千人的醫療床位數為6.7張。
國家衛健委2022年12月9日公佈的數據稱,全國重症醫學床位總數為13.81萬張,重症醫學床位接近每10萬人10張的水平。相對比較,美國每10萬人擁有34.7張ICU床位,德國29.2張,我們遠遠低於發達國家。

一年一度的春運人流馬上要到來,假期就要到了,這是一次重大的考驗。醫療資源的嚴重不足,意味著真正的公共衛生危機即將到來,醫療行業成為2023年經濟開門紅。
越早進入與病毒共存,就越早能夠恢復經濟。只有經濟穩定,才能有民生保障。全面放開是遲與早!全面放開,危中有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