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C”幫你化解公關危機
作者:老宅
今年10月,國內某知名體育品牌公司因其設計產品被質疑酷似當年日軍軍服,飽受網民批評。輿情爆發後,該公司高管非但沒有第一時間作出合理解釋,承認產品設計缺陷,並向國人致歉,相反還搬出一推理由怒懟網民,導致網上輿論譁然,罵聲四起,公司形象嚴重受損,股票大跌。此案例告訴我們,網絡時代輿情風險時刻伴隨,無論你是誰,無論你的公司有多牛,都有可能因為個人的不當言行或企業的失當舉措,引發網絡炒作,成導致負面危機。其實遭遇危機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冷靜客觀、快捷高效地應對處置輿情危機。那麼,對於自身有錯的網絡輿情,該如何主動化解,儘快修復形象呢?老宅建議,以下“4C”法不妨一試。
第一個“C":承認錯誤。無風不起浪,攤上負面輿情大多都是有原因的,不論大小,只要是自己有錯在先,就該有認錯的勇氣。化解這類輿情首要的就是第一時間回應網民,老實認錯。太多的案例證明,這樣做是贏得網民諒解的前提和基礎。有理不打認錯人,古來如此。第二個“C":誠懇道歉。既然有錯且已認錯,那麼主動道歉理應做到。只要態度真誠,言詞懇切,一定能得到絕大多數網民的認同與接納。今年發生在杭州西湖的移柳事件非常典型。在輿情洶湧時,地方主要領導提及應對,召開專門會議,認錯道歉,請求原諒,同時當即整改,把移走的柳樹重新植回原處,此舉贏得網上一片點贊,負面指責轉化為正面叫好。第三個“C":澄清事實。認錯和道歉,並不是攬下所有問題、接受所有非議。對於網上不實的傳言甚至虛假謠言,解釋和辯白還是必須的,否則豈不成了“背鍋俠”“冤大頭”。在取得網民諒解的基礎上,對被誤解錯解的事情作出澄清,讓真相大白也必須堅持,這也是對自己的最有效保護。第四個“C":誠意整改。輿情處置必須堅持網上網下同步推進原則,光說不練,言行不一,是過不了關的。線下問題及時解決,整改措施落實到位,是上策。只有看得見摸得著的整改成效,才是最終化危為機的“公關利器”。
2022年12月4日於東城綠洲惜雲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