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吞入電子設備能監測睡眠呼吸暫停

科技日報訊 (記者張佳欣)患上睡眠呼吸暫停怎麼辦?一般情況下,診斷睡眠呼吸暫停等睡眠障礙,通常需要患者在睡眠實驗室過夜,還得連接各種傳感器和監視器。據11月17日《設備》雜誌報道,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研究團隊開發出一種可攝入膠囊,可從患者的胃腸道內監測生命體徵。

該膠囊與複合維生素片大小相當,它包括一個加速計,可檢測心臟跳動和肺部擴張產生的輕微運動,還有兩個小電池和一個無線天線,可將數據傳輸到筆記本電腦等外部設備。研究人員表示,除了診斷睡眠呼吸暫停外,該設備還可用於檢測高危人群中阿片類藥物過量的情況。

在動物模型的測試中,研究人員發現,這種膠囊可準確地測量呼吸頻率和心率。在一項實驗中,該傳感器可檢測到大劑量芬太尼(一種阿片類藥物)引起的呼吸頻率降低。

在一項對10名志願者的研究中,這種膠囊可用來監測生命體徵,並檢測睡眠呼吸暫停等症狀。膠囊無害地通過消化道,患者沒有表現出任何不良反應。

研究人員設想,與現在使用的基於皮膚的傳感器相比,這種傳感器可以一種侵入性較小的方式用於診斷睡眠呼吸暫停。它還可用於在患者進行呼吸暫停治療時對其展開監測,以確保治療有效。未來,研究人員希望將納美芬等藥物過量逆轉劑納入該裝置中,以便在人的呼吸頻率減慢或停止時觸發藥物釋放。

赞助: 代写essay 网课代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