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體外循環下冠狀動脈搭橋手術 | 體重僅40公斤心絞痛患者重獲新生!

62歲的宋阿姨,因“勞累後胸悶憋氣半年,加重1個周”入院。入院後心內科張環主任給患者行冠狀動脈造影提示:冠狀動脈三支血管嚴重病變,需要冠脈搭橋手術才能徹底解決問題,但患者同時患有高血壓和糖尿病,此外還伴有肝、腎功能不全,這無疑增加了手術的難度。

近日,經西北大學附屬醫院·西安市第三醫院胸心血管外科嚴格評估患者的手術適應症後,決定為其行非體外循環下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在心內科,麻醉科,手術室,超聲科,影像科等多個兄弟科室的緊密配合下,順利為患者行冠狀動脈內膜剝脫術+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術後當日拔除氣管插管,術後第10日康復出院。

對於患者的轉危為安,家屬也十分感激。據患者兒子說:“我們平時忙於工作,疏忽了對老人的關心,這次病的這麼重,真的沒有想到。我們諮詢了多家省級醫院,都認為我媽的基礎疾病多,同時伴有多個器官功能受損,手術風險極高,難度極大,都拒絕了為她行外科手術治療,是王紅兵主任和胸心外科的醫護救了我媽,也給了我們再次盡孝的機會,謝謝你們!”

王紅兵主任認為冠狀動脈搭橋手術是目前治療冠心病的常規治療方法。

針對此例手術患者

具體的特點與難點分析如下:

1.體外循環對患者血流動力學影響較大,造成的全身炎症反應較非體外循環更嚴重,故此例患者我科採用非體外儲環下的冠脈搭橋術;

2.在術中麻醉藥物的選擇上,經醫院麻醉科會診後,選擇了對肝、腎功能影響小,不經肝代謝的藥物;

3.在密切監測患者術後肝、腎功能的基礎上,儘量不使用對肝臟、腎臟有損傷的藥物;

4.患者於手術當晚拔除氣管插管,6小時後及時規律予以口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療;

5.糖尿病、高血壓會影響冠脈搭橋患者的遠期預後,所以在患者出院之後,繼續行冠心病二級預防治療,規律服用擴冠、抗血小板、控制血壓、降糖及降脂藥物;叮囑患者出院後監測血糖、血壓、血脂情況,積極預防動脈粥樣硬化。

6.患者體格瘦小,體重40Kg,身高142cm,全身的血管較正常成人細小,乳內動脈和大隱靜脈都非常細,增加了術中血管縫合的難度,增加了手術風險。綜上,多器官功能不全並非心臟手術的絕對禁忌證,在圍手術期注意相關問題並給於積極處理,可以獲得很好的治療效果。

專家介紹

田磊 副主任醫師/醫學碩士 從事心胸外科工作15年,曾在第四軍醫大學西京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工作十年。擅長心臟瓣膜疾病、冠心病、先天性心臟病、房顫的外科治療,特別是瓣膜疾病的介入手術治療,主動脈瓣經股動脈介入下換瓣(TAVI),終末期心力衰竭及心肺血管疾病的外科診治。

赞助: 代写essay 网课代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