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深圳各醫療機構全力調度醫療資源,支援發熱門診,全力守護市民健康。
按照深圳市衛健委的規劃,全市各醫療機構將開設2000個發熱門診(診室),其中社康機構開設800個;公立醫院、社會辦醫院、門診部、診所1200個,盡力滿足市民就醫需求。
醫院應設盡設發熱門診
22日下午,深圳市兒童醫院急診大廳內已有不少等待就診的患兒和家長,有序排隊等候叫號,有個別家長抱著孩子守候在叫號的電子屏幕前。

市兒童醫院急診大廳。 深兒醫供圖
據市兒童醫院急診科主任宋萍介紹,近日,發熱症狀患兒明顯增多,急診科日接診量處於900人次以上,以往的日接診量600到700人次,120出車轉運任務也明顯增多,最多的時候一天出車16趟。“由於孩子高熱、飲食不佳,不少前來就診的家長心情比較急切,我們醫護人員堅守一線崗位,盡心盡力滿足患兒的就醫需求。”宋萍說。
面對近期發熱患兒門診量增多,宋萍告訴記者,不少醫護人員也陸續感染新冠病毒,急診科承受著很大的診療壓力。市兒童醫院集合全院力量支援發熱門診,23日就調配了12名醫生支援,增加診室數量,凌晨1時至早上8時有4個診室,儘可能滿足患兒就醫需求。

市兒童醫院輸液區。深兒醫供圖
12月22日23時49分,市兒童醫院院長麻曉鵬在朋友圈寫道:“此時此刻的深圳市兒童醫院,發燒的孩子越來越多,急救120不停地轉來病人。雖然孩子發燒家長焦急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他們不吵不鬧,非常配合醫務人員,整個急診大廳裡秩序井然。”麻曉鵬坦言,在這個沒有硝煙的戰場,他們負重前行,也沒有理由不把服務做好。

市兒童醫院普通發熱門診核酸採集點。深兒醫供圖
當前新冠疫情面臨新形勢,深圳醫院的醫護人員堅守在一線。深圳大學附屬華南醫院95後住院醫師吳文豪主動請纓支援感染病區,他說:“作為一名預備黨員,本人自願申請到感染病區繼續工作。只要用得上我,我就扛得住!”
社康中心“火力”全開
晚上7時許,寶安區中心醫院三圍社康中心依然亮著燈,不少患者在社康中心候診大廳等待就診。醫護人員在診室、抗原檢測、藥房和分診臺忙碌著。

寶安區中心醫院三圍社康中心醫生在看診。 通訊員 鄒志雁 攝
“醫生,我家娃發熱溫度好高,怎麼辦?”張先生抱著1歲半的孩子焦急地來到社康中心分診臺。測量體溫後發現,孩子溫度高達39.5攝氏度。“你快抱著孩子到診室優先就診。”分診臺前護士說道。
張先生的孩子先採血後再繳費拿藥,寶安區中心醫院三圍社康中心免費給孩子送3天的退燒藥,再對症開了治療咽喉紅腫的藥。“看診後,覺得挺安心的。醫生還叮囑我回去要關注孩子的體溫,避免出現小兒高熱驚厥,多喂溫開水,家裡要開窗通風。”張先生說。
寶安區中心醫院三圍社康中心主任韓燕萍表示,連日來,發熱診室的日門診量達到170人次,採取預約制就診後,患者候診時間約需半小時。針對發熱超過38.5攝氏度的患者,社康會開3天的藥量。“醫護人員穿著防護服,從下午2點半上到晚上9點,這期間不能喝水不能上廁所,儘可能減少患者排隊候診的時間。”韓燕萍說。

寶安區中心醫院三圍社康中心的患者在排隊取藥。 通訊員 鄒志雁 攝
前來就診的市民李女士說:“醫務人員挺辛苦,希望大家候診的時候能多點耐心,給醫護人員多點理解和支持。”
為方便有發熱、呼吸道等症狀的患者就醫,深圳最近馬不停蹄在社康機構開設了758家發熱診室,“火力”全開方便市民的家門口就診。
全市發熱診室一鍵可查
家附近哪裡有發熱診室?市民可登錄“深圳衛健委”公號,在“便民服務”中點擊“發熱診室一鍵查”,找到最近的發熱診室。
哪些人可以去?根據市衛健委指引,檢測陽性的患者或者有發熱、呼吸道等十大新冠症狀的患者,到發熱門診(診室)就診。其他患者勿前往發熱診室就診。
就診後,醫生會仔細評估,作出判斷。無需住院治療的,患者回家隔離治療;需要住院治療的,由社康中心根據病情,引導到上級醫院就診。
市衛健委也提醒,去就診要注意:儘量乘坐私家車、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點對點”自行前往社康發熱診室就診。做好個人防護,建議佩戴N95口罩,保持一米距離,觸摸診室門把手、樓梯扶手後及時洗手消毒。就診完成後儘快離開發熱診室,不要逗留。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儘量不要家人陪護就醫,確實需要陪護的,儘量減少陪護人數。
46家互聯網醫院線上諮詢
感染了新冠病毒,不一定要去醫院(發熱診室),無症狀、無嚴重基礎疾病的陽性者可以優先居家隔離治療。深圳46家“互聯網醫院”可提供線上諮詢或複診。
為積極應對新冠疫情,增強市民自我防範意識,同時有效降低醫療機構就診人群的接觸傳播風險,深圳46家醫院通過互聯網醫院平臺或專用家庭醫生服務熱線開通“新冠問診”專門通道,由專業醫生輪班開診,線上為廣大市民服務。
中山大學附屬第八醫院感染科主任醫師莊鵬表示,最近幾天,他們收到不少市民通過“互聯網醫院”諮詢發熱、咳嗽等問題。“比如說,有市民問發熱38攝氏度,要去哪裡看診?昨天體溫降下來,今天又燒起來,要看診嗎等等,根據患者病情,我們醫生會給市民進行線上解答,緩解患者就醫焦慮。”
哪些人適合“線上問診”?出現新冠肺炎相關症狀的患者,符合《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療指南》居家的感染者。此外,常見病、慢性病的複診患者,如果擔心交叉感染,也可通過互聯網醫院找到對應的科室、醫生,進行圖文複診、視頻複診的掛號與複診開藥。
如何進行線上問診?深圳市民可以通過小程序或公眾號進入互聯網醫院,添加就診人、選擇醫生進行視頻問診/圖文問診,選擇相應的預約時間段,填寫病情描述等,再進行支付。此外,市民也可以在服務時間內撥打諮詢電話進行線上問診。

中山大學附屬第七醫院發熱病區。 通訊員 劉暢 攝
120呼籲非緊急不要佔用急救資源
近日120電話呼入量顯著增多。“奧密克戎的傳播力極強,120調度員也出現感染。工作量增加,人員減少,上班就像打仗,經常一上班到下班可能忙到水都無法喝上幾口,大家忙到聲嘶力竭。”市急救中心120調度科科長李冬梅說。
市急救中心有關負責人也呼籲,市民朋友非緊急情況不要撥打120電話,以免佔用有限資源,延誤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先機。例如單純的發熱可以自行到就近的發熱門診去就醫。

市急救中心120救護車出車。深急救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