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創作挑戰賽#
張海入主健力寶期間,很多員工不叫他老總,而是喊他“老師”。他自己的說法是,從四、五歲的時候,就開始跟著開封相國寺的方丈淨嚴法師學習佛法。
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氣功”盛行,這也是中國企業家階層興起的時代。一九九二年是張海的轉折點,在這之前他是所謂的“藏密大師”,此後成為資本市場的操盤手。
“凱地系”
“張海有時把話說得很滿,但到了真金實銀投資時,他會小心翼翼。”
“凱地系”是張海資本模式反擴張的開始,它通過名下的投資公司掌控實業,向同業或銀行借貸,再以此為平臺不斷收購,延長資金鍊的同時套現。
二零零一年,張海與祝維沙的“裕興系”結盟,增持方正科技,欲奪控股權。“張祝同盟”審時度勢,決意聯合方正集團增持方正科技股份,打壓祝劍秋。六月祝劍秋落敗,被迫出局。
二零零二年初,張海豪擲三億買下健力寶集團大部分的股權,做了一個他所不願做的“汽水佬”。但收購首付的資金中有一筆是通過國債回購而來的短期融資,他必須尋找真正的買單者。

三月二十日,佛山市三水正天科技成立,股東為張海、祝維沙、葉紅漢三人,三人商定以正天科技名義出資,接盤健力寶。
張海就此成功將自己短期拆借而來的兩億資金解套,健力寶被張海徹底控制。但問題在於祝維沙和葉紅漢是正天科技的股東,兩人沒有進入健力寶董事會,這為後來雙方的決裂埋下了伏筆。
周旋於各大銀行之間的張海,第一個季度拿下九億的銷售額,他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東方魔水”的魔力所在。
八月二十八日,在公海上,張海親手拉響新加坡頂級豪華遊輪“處女星號”的汽笛。“今天我就是一個水手。”
他對滿船受邀而來的千餘名從北京、上海、廣州、香港等地前來的嘉賓和媒體記者們說,“健力寶將在今天開始新的航程。”有估算稱此舉耗資四百萬元,可稱當年亞洲最大規模的遊輪活動。
那一年,健力寶集團以一點四億的天價拿下韓日世界盃中國隊的獨家冠名權。效仿可口可樂的營銷模式,投入二千萬打造專門生產功能飲料的易拉罐生產線,在珠三角打響著名的廣告語“今年流行第五季”。
“二零零二年至二零零四年,中國出來了無數新品牌。哪個單品牌銷售額超過了十億,只有第五季。第五季認第二,沒人敢認第一。”
“健力寶系”
年底健力寶入主河南寶豐酒業集團,並出資五千萬收購原深圳平安足球俱樂部,在“廣東健力寶集團入主深圳足球俱樂部新聞發佈會”上,張海豪情萬丈:“我們要讓世界嚐嚐中國的味道。”
在深圳這個滿是開放和進取意味的城市,他開始打造自己的“國產足球”。
二零零四年一月,張海被揭發涉嫌組建派系。先是從埃弗頓籤回李瑋鋒,而後在引進楊晨的問題上,張海甚至通過董事會免除了和自己有分歧的俱樂部總經理顧凱的職務。
依附於足球可以使資本更加膨脹、輝煌。張海動輒以億計的鉅款投入,為深圳隊帶來了俱樂部歷史上的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聯賽冠軍。
但在二零零四年中期,因張海大肆對外投資,健力寶集團已負債四十億元,資金鍊面臨斷裂。祝維沙和葉紅漢聯手以健力寶產業大股東的名義,將張海從董事長的位置上扳下來。
八月的廣東三水雨量頗豐,這座城市曾經的代名詞健力寶集團,正在籌劃一場風雨如晦的大變動。坊間流傳,董事長兼總裁張海即將離職。

八月二十三日,剛剛從三亞海中潛水出來的張海收到短信,告訴他從現在起“不再擔任健力寶集團董事長及總裁”,祝維沙成為健力寶新的董事長。八月二十五日,健力寶召開新聞發佈會宣佈此事時,窗外正風雷大作。
“健力寶資金的缺口有七個億,祝維沙要完成十四個億的銷售,才能夠讓這個資金活起來。”
十月十四日,這一天以凌晨國足的一場“慘敗”開始,以子夜的一場“暴動”結束。過了三天,這場炮轟演變成“足球革命”。
從羅寧等投資人向中國足協拋出戰鬥檄文開始,張海便始終義無反顧地充當革命旗手,關於張海的奇言妙語也不斷見諸報端,比如戲稱“中國足協是黑哨的姥姥”。
此時的張海已經失去了對健力寶的實際控制權,但依然以“深圳足球”為大旗,他更願意讓人們認為他是一個改革者,而非投機者。
十一月二十四日,深圳健力寶提前兩輪加冕中超冠軍,球場主席臺很是冷清,只坐著張海。深圳球迷在比賽最後打出了橫幅,上寫著“深足今朝奪冠,明日路在何方”。
奪冠後,健力寶隊員沒有人提到“獎金”兩個字,因為他們連工資都沒有著落。
資本“白手套”
二零零五年,在深圳健力寶的基地談到張海,深圳方面很多人都像談到炸彈一樣:“別提,別提。聊足球可以,要是聊張海,你另外找人。”
廣東球迷或許對深圳健力寶是沒有歸屬感的,袁琳、溫光輝、李建華、肖建佳、趙朋文,黃鳳濤,朱聰這是深圳健力寶隊中僅有的廣東球員。
在深圳健力寶奪冠之役中,袁琳和李建華作為主力上場比賽,溫光輝在最後的時刻獲得替補上場的機會。在健力寶隊奪冠的這場戰役中,只有三個廣東人獲得了上場機會。
那是“廣東足球”最後的倔強,“南派足球”在鋼筋鐵骨的衝擊下早已搖搖欲墜,“本土球員”的身份感也會因為金元風暴而變得一文不值。

“為了及時收回自己的出資款,祝維沙不斷催促張海”。
從二零零二年開始,主政健力寶的兩年多時間內,張海先後侵佔健力寶集團資金一點二億元,通過假合同、假支付、假平賬等多種隱秘方式,支付給了祝維沙的金裕興及其關聯公司。
“空手套白狼”的資本遊戲過後,人們突然發現健力寶是在花健力寶的錢“買”健力寶。
二零零五年三月,張海因涉嫌“做假賬、虛假投資、侵吞資金”被正式逮捕,初判十五年,後改為十年,但最終張海只服刑六年就“減刑”出獄,隨即前往海外,至今不知所蹤。
十八歲藏密大師、二十五歲中國最年輕的上市公司董事長、二十八歲健力寶掌門人。張海的每一次變臉,都迎合了資本的選擇,但深圳足球沒得選。
在深足身上,有著炫耀的榮光標籤,也有著最深的人世疤痕。這就是屬於那一代深圳人的現實,也是深圳足球無法迴避的成長陣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