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過年啦……”1月19日,因患慢性粒細胞白血病在湖南省人民醫院接受了造血幹細胞移植的小趙(化名)出院了。大她兩歲的姐姐小雅雖然感染了新冠病毒,還是在痊癒後為她捐獻了造血幹細胞,給了她重生的希望。
2019年,13歲的小趙不幸患上了慢性粒細胞白血病,開始四處治療。然而在歷經了3年的治療後,小趙的病情突然惡化。2022年5月,因反覆發燒一個多月,家人帶小趙到湖南省人民醫院就診。經過檢查,最終診斷為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急淋變。這一消息如同晴天霹靂,讓小趙一家陷入困境。
面對小趙複雜、兇險的病情,血液科李薇主任醫師團隊制定了嚴謹的方案,在經過標準化療之後,小趙病情雖然得靠控制,但復發風險仍高。細胞移植病房劉燦主任在瞭解小趙的病情後建議行造血幹細胞移植,小趙及家人也積極配合。

在經過HLA高分辨檢測及健康體檢後,姐姐小雅成為妹妹最合適的供者,打算按計劃於12月18日辦理入院。然而,天有不測風雲,17日晚小雅突然出現高熱、畏寒不適,最終被確診為新冠感染。由於此時妹妹的大劑量預處理化療已經結束,骨髓處於極度抑制狀態,如果不進行幹細胞的回輸將導致骨髓衰竭引起死亡。為了挽救妹妹的生命,小雅堅持捐獻,“我的手好痛,前幾天發燒也很難受,但是想到我的幹細胞可以救妹妹,我就全身都充滿了力量。”
同時,為了保證妹妹在倉裡的安全,在劉燦主任的帶領下,移植病房的醫護團隊加強防護,密切觀察,並及時調整治療方案增強患者被動免疫。終於,12月23日,在小雅症狀好轉後,血液科相關工作人員第一時間安排幹細胞採集。12月24日,歷經兩天的採集,小雅成功捐獻總計423ml的造血幹細胞懸液,為妹妹送去生命的希望。經過後續的治療,小趙順利出院。

劉燦主任介紹,在疫情形勢下,造血幹細胞捐獻參照無償獻血標準執行。新冠病毒感染者(重型和危重型除外),最後一次核酸或抗原檢測陽性結果7天后可以獻血,重型或危重型感染者,康復6個月後可以捐獻。
通訊員劉文君 瀟湘晨報記者夏盛
新聞線索爆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晨視頻”客戶端,進入“晨意幫忙”專題;或撥打晨視頻新聞熱線0731-85571188。